导航

用艰辛和充实来诠释我的博士生涯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2-27浏览次数:3402

 

艰辛而充实的时光
——我的博士生涯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罗国清
 
个人简历:
罗国清:1979年生,江西高安人。200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CAD研究所工作,2008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当前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9篇, SCIEI分别收录13、14篇次,其中在IEEEIET相关期刊发表论文11篇。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微波毫米波电路、天线、频率选择表面及计算电磁学。
 
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2009.01~2011.12          负责人
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              2009.01~2010.12          负责人
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08.01~2009.12          负责人
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2010.01~2014.08          主要成员
5.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                                  2006.08~2009.12          主要成员
 
基于博士期间工作获得的学术奖励:
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09
2.       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8.09
3.       CSTUniversity Publication Award 2007                                          2007.12             第一受奖人
4.       南京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7.09             第一受奖人
5.       南京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07.09             第一受奖人
 
基于博士期间工作发表的学术论文:
1.       G. Q. Luo, W. Hong, Z. C. Hao, B. Liu, W. D. Li, J. X. Chen, H. X. Zhou, and K. Wu, “Theory and experiment of novel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based on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technology”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53, no.12, pp.4035-4043, Dec. 2005.
2.       G. Q. Luo, W. Hong, and H. J. Tang, “Perforated conducting plate FSS realized using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C], 2005 APMC, Vol.4, pp.2585-2587, Dec.4-7, 2005.
3.       G. Q. Luo, W. Hong, H. J. Tang, and K. Wu, “High performanc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using cascading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cavities” [J],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vol.16, no.12, pp.648-650, Dec. 2006.
4.       G. Q. Luo, W. Hong, H. J. Tang, J. X. Chen, X. X. Yin, Z. Q. Kuai, and K. Wu, “Filtenna consisting of horn antenna and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cavity FS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55, no.1, pp.92-98, Jan. 2007.
5.       W. Hong, B. Liu, G. Q. Luo, Q. H.Lai, J. F. Xu, Z. C. Hao, F. F. He, and X. X. Yin, “Integrated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 based on SIW and HMSIW technology” [C], 2007 IEEE iWAT-SSAMA, pp.69-72, Mar. 21-23, 2007.
6.       G. Q. Luo, W. Hong, H. J. Tang, J. X. Chen, and K. Wu, “Dualband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using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technology” [J], IET 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1, no.2, pp.408-413, Apr. 2007.
7.       H. J. Tang, W. H., J. X. Chen, G. Q. Luo, and K. Wu, “Development of millimeter wave planar diplexers based on complementary characters of dual-mod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filters with circular and elliptic caviti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55, no.4, pp.776-782, Apr. 2007.
8.       G. Q. Luo, W. Hong, H. J. Tang, J. X. Chen, and L. L. Sun, “Triband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with periodic cell perturbation” [J],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vol.17, no.6, pp.436-438, Jun. 2007.
9.       G. Q. Luo, W. Hong, Q. H. Lai, and L. L. Sun, “Multi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with grating lobe suppression” [J],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vol.49, no.10, pp.2501-2503, Oct. 2007.
10.    G. Q. Luo, W. Hong, Q. H. Lai, K. Wu, and L. L. Sun,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compact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with quasi-elliptic bandpass respons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55, no.12, pp.2481-2487, Dec. 2007.
11.    G. Q. Luo, W. Hong, Q. H. Lai, and L. L. Sun,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with two sharp sidebands realized by cascading and shunting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cavities” [J], IET 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2, no.1, pp.23-27, Feb. 2008.
 
基于博士期间工作获授权的发明专利:
1.          专利号:ZL 200610038966.X,    罗国清、洪伟
2.          专利号:ZL 200610096792.2,      罗国清、洪伟、蒯振起
3.          专利号:ZL 200610096793.7,      洪伟、罗国清、蒯振起
 
博士生涯体会——艰辛
        读博士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在经历住了读博期间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双重磨练,个人的心理会更坚韧,视野更宽阔,人生更丰富!
        在我读博的四年时间里,这个艰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 生活压力
        关于博士生的生活压力,我想,读过博士和在读博士的同学肯定都身有体会。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来看博士生的待遇都非常低,而博士生大多快要步入成家立业的而立之年。光靠博士生的待遇只能保证个人的糊口,养家是完全不现实的,因此生活的压力非常大。在这种压力之下,往往会产生压抑的感觉,有些同学甚至动摇、放弃。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坚持自己的信念,牢牢把握住自己的目标,就变得尤为重要。你要坚信,你是为了你自己能够更好地钻研学术、将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而努力。今天的艰辛所换来的一定是将来的成功。
2. 工作压力
        经过多年清贫的学生生涯培养,我们都锻炼出了承受经济压力的强大心脏,因此生活压力还可以克服。博士期间的工作压力才是最令人痛苦的,在科研工作没有完全步入正轨之前,迫于博士毕业达标的各种硬性需求,心理压力非常大。
        对我个人而言,因为博士阶段前两年没有任何成果,心里非常着急,对于前途感到迷茫的精神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第三年研究有突破后就非常顺利,最痛苦的精神压力也没有了。很多我的博士同学都有过这种前几年“山重水复疑无路”,后面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阶段,在精神压力没有释放之前,我觉得最好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定期缓解自己的压力,这样才能达到长期抗压而不会心态失衡。这种途径有很多,因人而异。但是每个人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这种压抑的情绪就会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我想,这个才是很多人觉得博士难读的最大原因所在。
 
博士生涯体会——充实
        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后,再回顾这段时光,觉得非常充实。虽然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单调的生活,但因此也让自己拥有了大段连续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阅读大量的文献,做了大量的尝试,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也拓宽了研究领域 。一旦你参加工作后会发现生活不再像读书时那么单纯,需要面对的杂事和琐事非常多,能够让你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时间很少,因此博士阶段所打下的专业基础是今后学术道路的起点,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以后学术发展前景。
        对于有志于未来要走上学术道路的博士生来说,博士阶段的研究是整个职业行为的开始阶段也是重要的奠基阶段。为了以后更顺利的职业发展,博士阶段要尽量摆脱为满足毕业达标硬性需求而做论文的想法,应当以夯实专业基础为主,在此基础上多做基础性、原创性、突破性的工作。一旦有了原创性的突破,不但可以做好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而且相关工作的延伸拓展可以为你今后独立走学术道路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因为研究工作就是如此,有了点的突破以后你就可以看到一个面,你会发现在点的周围往外扩,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因此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突破点,如何选取这个突破点就是体现一个人的科研水平。在博士阶段找这个突破点有导师指导,自己独立研究后要想找准突破点就要求个人要有足够的研究积累。
        我参加工作后研究方向与博士期间不同,主要思想来源于博士论文完成后空闲时间阅读的一些文献,受别人思路启发产生关于天线的新想法,因而转到天线方向的研究。最深的体会是独立做研究后一定要多看文献,因为这时候再也没有导师在旁边给你方向性的指导。从别人工作中既可以把握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也可以用别人的新思路激发自己的灵感。如果博士阶段发现自己处于瓶颈期或空闲期,一时没有方向,这时可以适当放松,不必每天想着如何再在已有的工作上修修补补再发论文。松弛下来每天看看文献,相关不相关均可以浏览一下,想法通常在瞬间产生,一旦验证可行你会发现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可以做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一个充实的博士生涯对你未来的学术之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想说说我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因素。

1. 学科平台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先行者,这样一个高起点的学科平台可以给博士生提供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更多领略和接触国际前沿研究的机会。
2. 导师指导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导师指导是博士生完成高质量工作的重要因素。对于要走上学术路途的博士生来说,能否登堂入室,由导师领进的门来决定。门选择的好坏决定了博士生能否进入原创性研究领域,以及入门时间的长短。对大多数刚接触学术的博士生来说,自己完全独立选择切入点进入研究领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导师方向性的指导可助博士生尽快找准切入点进入研究正轨。
        就我个人而言,导师方向性的指点是我论文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我基础较差,对于研究方向毫无头绪,博士期间工作就是按照导师指点走新型集成技术 和周期性结构结合的方向一直往下做的,最后做了一些创新性研究。因此我认为要想做好博士论文,导师方向性的指导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3. 团队力量
        课题组成员的互学互助作用对还是学术新手的博士生帮助非常大。入门时,师兄弟们可以手把手地教你从软件到硬件、从理论到实践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体会,助你尽快进入正题。入门后,成员间的集思广益可解决你的困惑或激发你的灵感。
        就我们组而言,大家每天都在一起,随时可以和每个人讨论。组里每周组织学术交流会,每个人都要报告自己一周的进展及遇到的困难。 这既利于解决个人课题上的难题,又能督促课题组成员克服个人惰性利用好时间。经过长时间地熏陶,对于课题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因此我觉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反映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团队的研究水平,一旦整个团队的水平积累到一定的高度,获得这个荣誉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准确说这更是一个集体荣誉。
4. 个人努力
       虽说它应是集体荣誉,但由于针对个人评选,因此作为获奖个人来说你在团队里面的的表现也不能太差,你不努力这个荣誉就是师弟师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