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方言文化节”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1-11-25
发布者:凤启龙
文章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740

        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中午11:30~13:00,大活广场西侧,由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主办,第二课堂协会承办的第一届东南大学“南腔北调——方言文化节”如期与大家见面了。现场人头攒动,活动参与人数达800余人;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积极参与,乐在其中;活动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超额完成了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增添校园文化底蕴,建设多彩和谐校园的目的。

        本次活动经过第二课堂协会全体成员近两个星期的精心准备,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准备的500张答题纸在很短时间内就分发完毕,有些没有领到答题纸的同学甚至希望第二课堂协会立即去印一些新答题纸,足以看出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之高。
活动分为4个板块:见多识广,情系桑梓,旧影新映,方言字典。每个板块按照参与者的成绩加盖不同数目的印章。最后根据印章的总数给颁发纪念品。

        每个环节的规则详见活动预告:http://youth.seu.edu.cn/s/92/t/1646/c5/55/info50517.htm

        在“见多识广”环节,第二课堂协会准备了170道方言题目供大家选择,题目范围涉及全国7大方言区的30多个省,江苏省13个地级市,由第二课堂协会所有成员共同搜集整理。在整理题目的过程中,第二课堂协会成员们增加了自己的方言文化知识,同时互相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可谓一举多得。
        在“情系桑梓”环节,出于节俭,第二课堂协会把本次活动的海报用作本环节的地图,请大家用家乡话写出一些祝福语,贴在地图相应位置。参与本环节的同学们表示,通过这个环节找到了很多老乡,感觉第二课堂协会的活动很有趣。
        在“旧影新映”环节,第二课堂协会播放方言视频给大家观看,请大家回答片中人物所讲方言的种类。视频由第二课堂协会成员们精心搜集,搞笑的视频让参与者多次捧腹大笑。这样,同学们增加了方言文化知识,同时享受了方言带给大家的乐趣。
        在“方言字典”环节,大家把同一个词条用不同的方言写出来,中华方言文化之蔚为大观在此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第二课堂协会将在活动过后,将其整理成“方言字典”。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活动参与人数达到800余人,影响力可见一斑。同时,第二课堂协会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增添校园文化底蕴,建设多彩和谐校园。”
 
        本次活动的意义包括但不限于:
一、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美,以及不同地域间语言文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方言是各地特色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方言,很难想象一些地方原本风味浓郁的艺术形式还会拥有如此的魅力。昆曲、黄梅戏、豫剧等戏曲,马三立、马季的相声,赵本山、赵丽蓉的小品,及老舍、汪曾祺、贾平凹的文学作品,若去掉方言,表现力必定大打折扣。
二、将方言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与多元性介绍给同学们。首先,方言在历史上的演进,常常是历史巨变在语言系统内响应,通过发掘方言中蕴含的信息,能够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年。其次,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方言代表着对故园的思念,对身份的坚守,开启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思索。方言中还蕴含了各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与节庆习俗,而这些相承千年的传统,正是中华文化与我们最贴近、最复杂而又最丰富的一部分。
三,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建设多彩和谐校园。通过本次活动,很多参与者找了了老乡,同时,第二课堂协会内部的同学们在组织这次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也增进了了解,使二堂的温馨氛围得以延续。

        东南大学第二课堂协会素来是以宣传传统文化、促进理性思考为宗旨的社团。此次活动的展开,会提高同学们对文化知识的兴趣,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这会成为营造校园和谐文化氛围的一股无穷动力。在以理工科为主的东大校园,让人文精神生长,与科学研究交相辉映。

部分题目截图展板